教材实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凤凰要闻 教材实验 母语教育 教学资源 课题研究 凤凰期刊 凤凰读书会 凤凰论坛 凤凰研修营
教材培训 教材答疑 教材研究 评价与测试 实验交流 教学辅助资料
  三下   二下   一上
  三上   二上   一下
  四上   五上   六下
  六上   五下   四下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四上   四下   五上
  五下   六上   六下
       苏教版教材服务热线
       教科书教学辅助用书介绍
       二年级上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二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一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一年级上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苏教版教材配套小学语文试卷...
       苏教版教材配套写字册(毛笔...
       苏教版教材配套写字册(硬笔...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材实验 > 教材培训 > 国标本三上编写框架及操作要点(发言稿)

国标本三上编写框架及操作要点(发言稿)
张庆

国家级实验区下学期就要用到国标本三年级上册了。省级实验区也很关心第二学段的教材是怎么编的。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在座的老师简要地汇报一下。

我重点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三上教材的整体框架和我们的构想。第二个问题,分别谈谈阅读、写作和单元练习。

先说第一个问题,三上教材的整体框架和我们的构想。

这册教材的整体框架可以这样来表述:“两根柱子”,“一条龙”。“两根柱子”是指阅读和习作。“一条龙”是指综合实践活动。

过去的语文课本,严格地说,只能算是阅读课本,作文仅是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一个题目,至于如何写作则语焉不详,教师操作起来颇感困难。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则将习作列为专门的课文,使之成为与阅读并峙的“两根柱子”。

“一条龙”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所以说是“一条龙”。“课标”里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段话说的非常精彩。说它精彩,不是因为遣词造句的高妙,而是反映了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明确表述。语文,尤其是母语,说到底,还是在用的过程中学会的。是长期历练的功夫。我过去曾经给老师们打过一个比方,说学语文好比是“熏锅屋”,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语文这门功课,光学不用是学不会的。美国有个儿童,父母都是聋哑人,他本人又患有哮喘病,不能出门。这个儿童是健全的人,能通过电视学习语言,但没有人跟他交流。他跟父母交流,靠手语。父母的朋友也大都是聋哑人,所以他一直没有机会练习说话,到头来,这个儿童还是不会说话。有个心理学家说过:“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我以为他的话道出了语言学习的某些规律。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我们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很有指导意义。当然对于我们编写教材也很有指导意义。我们这套国标本教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贯彻始终的。如我们的单元练习,无不体现出“处处留心皆语文”的理念。有句名言说得好,“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单元练习”中的“学习字词句”,后来我们改了一个字:“学用字词句”,用意也在这里。练习的设计理念,无非是说明“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便是阅读、习作,我们也是要努力体现这样的理念。

再来说说苏教版国标本是怎样处理读写结合的。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而在这一对矛盾中,读又是占主导地位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得越多,写作的根基才越雄厚。“厚积”才能“薄发”。

“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明确地提读写结合,但读写结合的理念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便是吸收,注重语言的运用便是倾吐。这里讲的还是读写结合。

具体地说,阅读跟写作是怎么结合的呢?我们编写教材,这个问题必须要想清楚。不然,教材就没有办法组合。这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对读写结合是这样看的。读写结合有两种情形:
长线结合。

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是怎样的一种过程呢?我认为,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学生学习一篇篇课文,在吸收其中蕴含的文化以外,还通过熟读、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积聚语感经验;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词语、句子的意思;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词语及精彩片段……就这么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范文里的规范语言便被吸收进来,并同化进自己原有的认知组块中去。如此不断地积累、同化,就好比是“布云”。到了该表达的时候,一些语言材料便从他的“言语仓库”里被“检索”出来,为他表情达意所用。如此从表达的需要出发,随时取用“库存”,就好比是“落雨”。平时只管这么“布云”,谁也不知道那块云彩会“落雨”。这种读写结合是长线的,潜移默化的。过去对读写结合理解得太机械。学了写景的课文,就要马上写一篇写景的作文,一对一,认为这是读写结合。就一般而言,这边学了,不可能马上就派上用场,要有个内化的过程。比如,吃了一个馒头,不可能马上就长出一块肌肉来。要消化、吸收,有一个转化的过程。

本册课文十分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所选课文,除要求题材多样、内容健康外,特别注重语言的品位和规范。全册课文的字数大都在300~500之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便于学生背诵、吸收,以形成规范化的语言积累。课本强化了背诵、复述的训练。要求背诵的课文,加上“读读背背”中的诗歌,共13篇,要求复述与讲故事的共5篇。这样做,就能保证小学生有足够的语言储备。此外,每课还安排了读抄词语的练习,也是想要让学生记住这些词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这些词语、句式、表达方法等,必将对今后的写作起到潜在的作用。

课文要求有较高的品位,与小学生的习作距离较大。尤其是名家的作品,其差距就更大。因而相当一部分课文是不适合作为小学生的例文来模仿的。但这也不能绝对化。小学生虽不能仿写与课文同样的内容,但却可以寻求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或比较适于迁移的局部去进行模仿。比如,学生学了《少年闰土》,我们不能马上要求学生写一篇《少年××》,但可以学习课文外貌描写的一段,写一个小片段。教学实践证明,这种随学随用的“小练笔”具有相当大的训练价值。

本册教材就安排了一些这样的小“小练笔”。有的是利用课文内容,练习改写。如《航天飞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有的是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如《石榴》,要求学生“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有的是模仿课文的段式写话,如《东方之珠》,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其中有的是句式的练习,如《西湖》,要求学生“读句子(都是比喻句),任选两个带点的词语(比喻词,如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说话”。

本着这样的结合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
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要致力于长期积累,潜移默化,“多布云彩”,不急于马上“落雨”;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借鉴范文写法或迁移范文语言的小练笔。“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所谓“大小结合”是指课本中既有8次“习作”(专项的作文练习),也有随文安排的写片断的练习。习作课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构成苏教版国标本作文教学的新体系。

再说说第二个问题。阅读、习作和单元练习。

一、先来重点说说苏教版阅读的编排体系和特点。

苏教版小语教材与过去使用的小语教材在编排上颇有不同。过去的小语教材有一个严整的训练体系,每组课文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还有相应的知识短文。可是苏教版小语教材却看不出有这样的安排。苏教版小语教材有没有编排体系呢?如果有,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有人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积沙。学习语文不像学习数理化那样,要循着严整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来。学语文,要重在积累,重在习得。

70年代末期,人们在探索语文教学的“序”的问题,其做法是将读写能力分解成几十个重点训练项目,每单元安排一个,逐一进行训练。希望通过系统训练,高效率地形成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十几年下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实践证明,小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那么一回事,语文能力的形成也不是如某些人想像的那么简单。诚如陆志平先生所分析的那样,“有些所谓‘科学’的体系,搞得很琐细,看起来操作性强,其实既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化了,又往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重视感悟、熏陶、语感,似乎不可捉摸,因为这的确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但是与这些联系在一起的积累、多读、多写,又实在是太明白了。这正如播种、收获与孕育、生长的关系一样,播种、收获是看得见的,很明白,而孕育、生长则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见《语文课程新探》38~39页)

那么,苏教版小语教材有没有一个编排体系呢?当然有。苏教版国标本是与“课程标准”配套的教材,自应体现“课程标准”所设计的目标体系和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

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作如下表述: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落实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要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式上升。
学习语文的“序”宜粗不宜细。安排各册的学习重点一依“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如3~4年级的阅读教学,除朗读、默读、背诵和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主要安排了四项学习重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上述四个重点不是按单元来安排,而是合理地分散到两个学年的全部课文之中。

所谓“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如《飞驰在高速公路上》一课,文中多是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便相应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把高速公路的宽、平、长写具体的。《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描写颜色的词语比较多,我们就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说说下面的词各表示什么颜色。每读一个词你联想到什么?你能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吗?银灰血红桔黄金黄。《掌声》一课写人的心理活动很细腻、生动,我们就出了这样一个题目:读一读,想一想。“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小英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主要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因课设练”,就能充分发挥课文作为“例子”的作用。

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重复、反复习染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有的可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句子的意思,有的可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某个词语意思的有关句子(读课文,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的,并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有的可要求学生读古诗说说诗句中带点字或句子(带点的字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句子如“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有的可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刨根问底”的意思。为什么沃克医生要称刘伯承为“军神”?结合课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既要结合小语境,又要结合大语境,即全篇课文,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练习,就能逐步领悟到理解词句意思的基本方法。

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只有这样反复地学,反复地练,学生才能耳濡目染,日有寸进,逐步提高其语言能力。

二、再来说说习作教材设计的特点和使用。

在“课程标准”里,不再像过去那样统称为作文,而是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叫习作,7~9年级叫写作。小学阶段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然而,多年来困扰着老师和学生的恰恰就是这个作文。过去的语文考试,往往失分最多的就是作文。许多学生视写作为畏途,一提作文就头痛。有人调查,学生不喜欢作文的比例竟高达49%。究竟原因何在呢?诚然,写作本身并不容易,因为学生的作文水平往往是其诸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不仅是语文素养,还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等。但我以为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多年来作文教学走入了两个误区。

一个是作文教学走入了以应试为本位的误区。什么是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自我表达或与别人交流乃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是很自然的事。毫无疑问,写作应以儿童为本位。可是这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这个关系搞拧了。作文不再是以儿童为本位,而是以应付考试为本位了,老师和学生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成作文考试的机器。记得十几年前,升学考试前,学生要背若干篇模范作文,一天要练一篇作文,还要估猜会出什么作文题,什么样的题目怎样应付,目标是取悦于批卷子的老师,多给些分数。哪管他言不由衷!哪管他假话连篇!只要能得高分就行!看着别人的脸色去写作,这样的写作活动能是快乐的吗?别人要你写什么,——不管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积蓄,——你就得写什么,这样的写作活动能是自由的吗?

“课程标准”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体,我以为是抓住了写作教学改革的关键。

另一个误区是作文教学致力于知识点、能力点的构建,误认为掌握了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作文就能写好。过去的课本就是按这样的思路编写的。所谓作文训练,就是将作文知识和能力,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一个单元训练一个重点,似乎这些重点训练完了,学生就能写出好作文了。
事实并非如此。学生懂得了许多写作知识,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好作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地观察、思考,不断地写作、修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当然也不是说写作知识没有用,写作知识是有用的,但其运用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写作实践的基础上,离开了写作实践,就根本谈不上写作知识的运用。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告诉我们,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反复的历练,把写作的基本规律搞通。

本着“课程标准”改革作文教学的精神,苏教版教材的习作设计,努力体现“三多一少”。多一些情趣。

乐于表达的前提是对习作有信心。为此,我们在三年级上册写作伊始,就给孩子排除认识上的心理障碍,让他们知道“写作文并不难,只要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然后,列举三篇二年级的孩子写的《好阿姨》和《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给学生读,使他们感到,“这样的作文我也会写,说不定写得比这还好呢”。

作文形式的设计力求生动有趣,为儿童所喜欢。如让学生摆玩具、编故事(《找“饿”),为喜爱的动物设计名片,让学生先对着镜子给自己画像,然后再抓住特点写一写。还可以为自己的作文配一幅图画。

多一些实践。

写作源于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我们设计作文教材力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他们的言语交际活动所需要。如怎样搜集有关资料,设计一张动物名片。为什么要设计?是为了参加班级举行的“动物名片设计大赛”。学生学了这样的作文,马上就能够派上用场,自然愿意学,愿意写。

多一些探究。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意在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为此,我们在习作设计中,也适当安排了一些探究性的作文。如列举了一些古诗名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向别人请教,弄清名句的出处、作者、诗句含义等,然后写出研究报告。

少一些限制。

多数习作课文一般不给学生命题。尽可能给学生留出较大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能自由表达。如“习作1”,“写什么呢?起床啦,洗脸啦,刷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写。”根本就没有什么限制,随便写。“习作5”为动物设计名片。为哪个动物设计名片?“请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习作7”摆玩具,编故事。摆什么玩具?编什么故事?听其自便。这样的习作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作题材。

“习作”课文每单元1课,每册安排7~8课。每课一般分3部分。下面就以“习作3”为例,简要介绍一下:

揭示话题,激发兴趣。

请注意,这儿揭示的是“话题”,也就是说这课“习作”要写哪个方面的内容,而不是给作文命题。我们力求每次习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能为儿童所喜欢,要让写作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如“习作3”是这样揭示话题、激发写作兴趣的:

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远处有山,天上有朵朵白云,近处一片树林,一条小河从树林里流出来。岸上有草有花。然后让学生添上几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为整幅图涂上颜色。学生看到了有自己参加绘制的这幅美丽的图画,尤其看到有自己添加的可爱的小动物,心里一定很高兴。这时要求学生把这幅画写下来,学生一定是很感兴趣的。

2借助例文,领悟写法。

怎么写呢?我们的想法是借助例文,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俗话说:磨破嘴皮,不如拿出例子。例文是印在仿制的作文格上的,也是由小学生誊写的,看上去就是一篇字迹工整、行款规范的小学生作文。例文的作者就是学生(也有的是老师写的下水文),用的是孩子的口气,写的是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说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抒发的是孩子们自己的感情。如《习作3》的例文:“几条小鱼在河里快活地游着。它们有时停下来,有时在水里转圈圈。游着游着,小鱼好像发现了敌人似的,迅速钻到深水里不见了。”自己的作文该怎么写,学生看了例文便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3自主拟题,自由表达。

这部分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我们的立足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去写作。《习作3》便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去要求学生的:“你们是不是也可以先简单写一写图中的景物,再写一种或几种你添上去的动物?题目自己定。”

三、最后说一说单元练习。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之后都安排了一个单元练习。单元练习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学写毛笔字”、“写话”或“口语交际”等板块。我想重点谈谈其中的“学用字词句”这一板块。

这一板块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的。与过去的练习相比,新的“学用字词句”板块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什么综合?字词句的综合,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语文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融合。如“练习1”的“学用字词句”,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解词语意思的理念,就是要查“无字词典”。先列举了6个词语: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草长莺飞连绵不断湖光山色。要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它们所描绘的情境”。然后就要求他们“把图与对应的词语连起来”,实际上就是要他们查“无字词典”。然后是一张图,画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小溪边钓鱼。题目是:你能想出哪些词语来描述途中的情景?反过来了,眼前有情景,要学生选择词语来描述。这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运用。老师如能再拓展一下,就可以指导学生观察一处景物,想出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又如“练习7”的“学用字词句”,完全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来设计的。爸爸带小宁到杭州旅游,在岳飞墓的前面看到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其中“辜”“铸”“佞”小宁不认识,请你查查字典,给小宁讲一讲。这是很实际的识字训练,查字典训练。岳坟的前面还跪了四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学生查查有关的资料,知道这一段历史,然后再来读读这副对联,又向历史学科插了一只脚。既加深了对联语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这样的练习应当怎样来教?我们还没有多少经验。希望在座的老师们,在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一起来探索。地上本来没有路,只要大家都来走,就能踩出一条路来。

再附带说一说成语歌。请大家注意两件事:多数成语歌的内容与单元中所学的课文有联系。如“练习1”: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根深固本浇树浇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根深叶茂叶落归根。是跟《做一片美的叶子》相配合的。我们每个人好比大树的叶子,大树好比是大社会。每一片绿叶都应为大树而生。二是一半的成语歌都配上了图。图不是点缀,而是帮助学生理解成语歌的形象化资料。如这个成语歌,就是画了几个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大树在唱歌。意在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树叶,都要为大树而生,让它茁壮、葱绿。又如“练习7”:戎马一生身经百战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刮骨疗毒传为美谈运帱帷幄好谋善断。这几个成语概括了刘伯承元帅的一生,学生读了,既可深化对刘伯承的认识,又丰富了语汇。

成语歌,要读要背。只要能认识里面的字、粗知其大意、能熟练地背诵下来就可以了。不需多讲,更不要旁征博引。“先吞噬,后反刍”,学生读得多了,背得多了,在以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慢慢地就懂得了。

阅读8872次 · 2009-05-19
设置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凤凰语文,在很多教师的使用习惯中,经常被称为凤凰语文网,小学语文凤凰网,凤凰语文论坛以及凤凰教育网等

凤凰语文,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专业的中小学语文教案,中小学语文ppt课件、中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及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给予树教学设计等内容,是一个中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分享论坛。
友情链接:高铁乘务学校 铁路学校 成都高铁学校 高铁学校招生 高铁学校

网站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3015862号-1
网站公安局备案编号:200303E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