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实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凤凰要闻 教材实验 母语教育 教学资源 课题研究 凤凰期刊 凤凰读书会 凤凰论坛 凤凰研修营
教材培训 教材答疑 教材研究 评价与测试 实验交流 教学辅助资料
  三下   二下   一上
  三上   二上   一下
  四上   五上   六下
  六上   五下   四下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四上   四下   五上
  五下   六上   六下
       苏教版教材服务热线
       教科书教学辅助用书介绍
       二年级上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二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一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一年级上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苏教版教材配套小学语文试卷...
       苏教版教材配套写字册(毛笔...
       苏教版教材配套写字册(硬笔...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材实验 > 评价与测试 > 国标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单元练习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国标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单元练习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许红琴

国标本苏教版第三学段教材的编写与第二学段一脉相承,是"两根柱子"和"一条龙"。 "两根柱子"即阅读与写作,"一条龙"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内容很广,而单元练习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笔者想对国标本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单元练习"的编写特点作一些粗浅的解读,并简要谈谈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教材解读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应渗透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本册单元练习的设计就遵循了这一教学理念。单元练习基本由"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感悟或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这几个板块组成。单元练习以板块的形式设计,摒弃机械、繁琐的训练。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融合,注重在具体的语言或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语言实践,综合性、实践性贯穿单元练习的始终。 

一、综合性 

1.单元各板块内容的整合 

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以一的主题建构单元,围绕单元主题,单元各板块内都有内在联系,彼此呼应.凸显主题。如第一单元以"爱国"这一主题建构,除了选文突出主题外,《练习1》的编排更是紧扣主题安排多项语言实践:"语文与生活"部分,由本单元课文《古诗两首》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妻子"的"子"在古诗中的读音及意义,并由此引伸、琢磨"子、儿、头"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和含义,从而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 "诵读与欣赏"部分,选编了《爱我中华》这首歌词,学生在诵读、欣赏、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也感受祖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口语交际"要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引导学生在搜集资料、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各民族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的认识,这一内容与本单元主题、阅读课文及"诵读与欣赏"呼应,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而"写好钢笔字"部分,教材安排学生书写陆游的《示儿》一诗,练字的过程中,从陆游透过诗传达的殷殷爱国情中,学生也得到了一次爱国情怀的震荡。整个单元内容的设计环环相扣,彼此融合,相互关照,成为一个整体。学生在感悟文本、实践语言、获取方法、提升语言素养的同时,深化对单元主题的认识,实现三维整合,可谓匠心独运。 

2.语文与生活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第三学段教材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在单元练习中编写了"语文与生活"这一系列内容,旨在引领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 

本册单元练习中,"语文与生活"的编写指向明晰,编者创设许多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明白"处处留心皆语文"。 

把生活引入学习。如《练习2》中,把深受大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开心辞典"引进课堂,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形式,引领学生辨析"融化、熔化、溶化"等近义词,结合具体的语境,引导学生辨析近义词在意义、用法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增强学生对语词意义理解的敏感度,积淀语感经验。而《练习6》利用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相声,引导学生品味字序变化后,词语意思的变化,感受汉字的趣味与奥秘,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辨识与体悟能力。与生活相联系,以新颖活泼的学习形式给予学生语言实践的平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把学习引向生活。在《练习4》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到生活中搜集、体会、交流反映各地风光民俗等的俗语,并理解它们的意思。《练习5》中,由生活情境引出学习话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运用表示不同的风速的词语,并联系生活中经常收听收看的天气预报了解风级所表示的风速,真正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教学新理念。 

如果说"语文与生活"明确昭示了大语文教育观,那么单元练习中其它板块,也充分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相融合的教学新理念。如《练习1》中"诵读与欣赏"的《爱我中华》这首歌,与学生生活贴近,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兴趣;《练习4》"诵读与积累"中出现的成语,与京剧艺术相关,学生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而每单元中的"口语交际",与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不仅内容来源于生活,编者还创设了许多鲜活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或模拟生活情境中进行交际实践,而每一项交际训练都指向生活,为学生的生活服务,旨在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交往中必备的交往能力与交际礼仪:搜集资料,整理信息,与同学交流;根据不同的对象,学习有礼貌、有目的、得体地采访;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法律法规来为自己的合法权益申诉,学会保护自己;学习在别人误解自己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向别人解释,说明原因,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自己喜欢的名言、自己喜欢的书,能把自己所喜欢的节目、名言、书籍生动描述给别人听,感染别人,能把内心深刻的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让别人感同身受。所有这些内容的安排,切合六年级学生特点,如果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真正具备了这些交际礼仪与能力,将对学生生活与发展极为有益。 

3.字词理解与句子体悟的整合 

苏教版教材第三学段的单元练习比较注重字词句段的实践运用训练。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力避单项机械的训练,而是力求将字词的理解运用与句子体悟实现整合。  

如《练习1》中,在学生对"子、儿、头"等字和"老子"、"地道"、"东西"等词的意思有了初步感知与理解后,又将这类词语放到具体的句子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根据不同读音词语的内涵,揣摩、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实现了字词理解与句子体悟的整合,由一词多义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4.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如《练习1》"诵读与欣赏"部分,给学生欣赏《爱我中华》这首歌词,歌词优美,洋溢着团结向上、热爱祖国的昂扬激情,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通过诵读来欣赏语言美与情感美,也可以通过欣赏或学唱这首歌。感受音乐的旋律美以及语言与音乐融合的魅力。 

二、实践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学生只有在丰富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高。 

苏教版教材中"单元练习"的编写,对语文实践尤为重视,整合各种资源,创设多种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机会。就本册单元练习而言,"语文与生活",力求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生动的情境中理解、揣摩、品味、运用语言文字。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经验,获取阅读、习作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与欣赏(感悟或积累)",精选脍炙人口的名言、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古今贤文,在诵读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欣赏、感悟、积累精美的语言,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品位,积淀或凝练优美或富含哲理的语言。"口语交际",沿袭苏版教材一贯的传统,基于生活需要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话题,引导学生在搜集资料、阅读整本书、收看电视节目、观察生活等的基础上,进行双向或多向的口语交际实践,或介绍自己喜欢的书、名言、电视节目,或交流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或学习申诉、解释,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口语交际、阅读、搜集资料等语文实践中。  

三、探究性 

本册单元练习不仅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关注学习的情趣,而且极为关注学生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每个板块内容的设计,都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究的空间。 

"语文与生活"部分,《练习1》在学生了解"子、儿、头"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也有不同的含义后,出示一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自主探究,揣摩词语的意思与读音;《练习2》让学生学习"开心辞典"的游戏形式,自己拟题进行语文竞赛,而且允许变化题目形式,给学生创造的空间;《练习3》在学生了解文学家修改作品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尝试修改一段话,也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练习4》在了解文本出示的俗语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自己的家乡,搜集与本地有关的俗语;《练习5》让学生思考风速歌与气象预报是否吻合,并尝试以风速歌推测风速;《练习6》引导学生补充相声内容,让学生作调换字序改变词意的实践尝试;《练习7》以问题引发探究思考,让学生深入体味诗意,并揣摩诗歌表达的精妙。一系列内容的设计,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作语言、文学作品、语文学习方法的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为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奠基。  

"口语交际"部分也注重了"探究"。《练习l》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民族,就自己关心的情况,去搜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练习2》要求学生学习采访,如何确立采访对象、采访目的,如何列采访提纲,采访时该问些什么问题,如何应对,如何作记录等,教材都没有"告诉",只是给予一些指导,具体操作都要学生在采访实践中去摸索与探究;《练习3》围绕"学会申诉"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探究容易受到侵犯的合法权益,探究应该怎样向有关方面申诉,这些权益以及申诉对象、申诉方法,都不是从现成的书本上能找到的,学生必须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协作精神,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解决。总之,口语交际板块,交际内容与形式的编排都给予学生足够自主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当然,单元练习的编排还有很多特色,诸如具有情趣性,形式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在饶有情趣的情境中,在类似游戏、小竞赛的形式中,轻松完成语文实践;还注重基础性,重在训练学生对语词的敏感度,重在帮助学生诵读积累,重在训练学生认真规范地书写,重在渗透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注重人文性,每一个板块的练习,不仅让学生获得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体现"工具性",而且将做人的道理、团结协作的精神、热爱民族文化等人文内涵自然地渗透其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本册单元练习以全新的理念,新颖的形式,扎实的训练,成为苏版教材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的实践平台。
                第二部分 教学建议 

基于教材的编写特点,单元练习的教学应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线,让学生的素养在反复实践中得到螺旋式的提升与发展。 

一、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力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实践能力的获得与提升都依赖于大量的反复的语文实践。 

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苏教版"单元练习"教材实践性强的特点,依据教材提供的实践平台,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在反复历练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更新知识、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以《练习3》为例,教师在"语文与生活"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学家的话语了解修改文章的方法,再引领学生运用此法,大声读单元练习中提供的这段话,在读的过程中,捕捉这段话在语言表达上的错误信息,并思考如何修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此方法运用到对自己与同学作文的修改中。先读读自己的作文,看看哪些地方(遣词造句、标点、语序等)需要修改,再与同学交换读读,彼此发现可以商讨或修改的地方。在反复的实践中,增强修改作文的意识与能力。 

"诵读与感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初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把握内容;再读,边读边思考文章后面的问题。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感悟生长在岩缝里的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谦虚的品性。"诵读与感悟"的教学应与平时的阅读教学有所区别,不必面面俱到,一字一词细细咀嚼,可以抓住传达文本主旨的重点语段或最具特色、最具典型性的语言进行品读感悟,引导学生反复地触摸语言材料,在读书、想象、思考、感悟、表达等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不仅学到语文知识,形成阅读能力,而且受到文本情感潜移默化的熏染,提升审美品位。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有交际的双方都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创设鲜活的生活或模拟生活的情境,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在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常见的弊病是,教师往往重视指导过程,却忽视学生的实践过程。学生自主的实践过程往往如一盘散沙,喜欢表现的学生侃侃而谈,而一些内向的学生只能充当"倾听者",缺少口语交际的锻炼机会。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人人参与讨论。教师不仅只关注"说话者",关注演讲的一方是否能生动、流畅地讲述,还要关注"听众",组织他们认真倾听,并对演说者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赏其精彩处,或商讨改进的建议,或与班级同学达成共识,或保持不同的观点。只有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表达、倾听、思考、交流等互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能力与交往礼仪才能得到培养。 

"写好钢笔字"和"学习毛笔字"的教学指向更加明确,就是要在书写实践中,提高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水平,同时感受汉字的魅力。 

语文具有工具性,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法国有一句古谚:"打铁才能成为铁匠。"这就是说,在铁匠炉旁站着看的,只是讲义上的铁匠,只有举起铁锤一锤一锤地打下去,才可能成为真正的铁匠。吕叔湘先生也曾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而语文较之游泳与打铁,更精细复杂,而且心智活动的参与度比重更大,因此,掌握语文,运用语文,更须反复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取相关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揣摩并获取语文学习的方法,悟出怎样读,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写,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能举一反三,用已知去探索未知,使学习实践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注重整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注重整合是本册单元练习的一大特点,教学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注重单元练习与阅读的联系、课内与课外联系、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整合多种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以《练习4》为例,在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牛郎织女》、《姥姥的剪纸》等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相应的民俗风情,如传统的剪纸艺术,七夕的风俗等。教学单元练习"语文与生活"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途径,了解黄山自然风光的特点,并理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回忆课文介绍的几个地方所独有的民俗风情,回忆与之相关的俗语进行背诵;然后,读单元练习中提供的俗语,根据自己课前所查资料或生活经验,交流俗语中所涉及的地方的风景、民俗,丰富认识,也积累语言;最后,走向生活,观察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光、特产、风俗,并通过查资料、看课外书、询问家长等,搜集相应的俗语,与同学进行交流。而"诵读与积累"的教学,可以看作是"语文与生活"的拓展,通过诵读成语,观察图片或观看京剧表演片段,了解这是一组与京剧表演有关的成语,简单交流对京剧的了解,明白京剧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诵读中想象表演情景,积累词语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这样的教学,将字词学习、听说训练、诵读积累、阅读教学与单元练习、搜集资料与处理信息等都实现了整合,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此,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沟通,让学生在母语大环境里历练语文学习的本领。单元练习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组织教学。如《练习5》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创设的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生活中对云南的了解,对风力形成初步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所经历过的、或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的风,在完成句子填空时,区分不同词语所描绘的风的差异,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词语意思之间的细微差别,增强学生的语感;接着,引导学生先读风速歌,从歌谣的描述中,从生活中经常收听的天气预报中,猜测风的状况,并引导学生在今后生活的观察中检验风速歌的正确性。与生活融合,学生不但开阔了眼界。而且在学习实践中真切地认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在更加广阔的生活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三、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叶圣陶先生提倡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其实指的就是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改实验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工作。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应当是积极主动地思维、探索,能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获取新知,解决问题。 

单元练习的教学,教师更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探求、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白词语间的细微差别,积淀语感经验;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民俗风情的俗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揣摩,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交流去把相声中省掉的内容补全;让学生在通过自主的诵读积累语言,感悟诗文的精妙;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交际互动中提升交际素养……在给予自由的过程中,在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给予点拨引导,渗透一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到的思考与发现,激起更大的探索欲望,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注重持久,单元练习训练点与平时教学的融合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聚沙成丘的过程,单元练习中涉及的实践点,不是仅凭一次单元练习就能达成目标的,它和习惯培养一样,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反复训练,因此,必须与阅读教学,与日常的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在反复实践中逐步提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单元练习的编写是扎实、生动而新颖的,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准确又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自主实践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阅读18157次 · 2009-07-03
设置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凤凰语文,在很多教师的使用习惯中,经常被称为凤凰语文网,小学语文凤凰网,凤凰语文论坛以及凤凰教育网等

凤凰语文,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专业的中小学语文教案,中小学语文ppt课件、中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及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给予树教学设计等内容,是一个中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分享论坛。
友情链接:高铁乘务学校 铁路学校 成都高铁学校 高铁学校招生 高铁学校

网站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3015862号-1
网站公安局备案编号:200303E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