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实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凤凰要闻 教材实验 母语教育 教学资源 课题研究 凤凰期刊 凤凰读书会 凤凰论坛 凤凰研修营
教材培训 教材答疑 教材研究 评价与测试 实验交流 教学辅助资料
  三下   二下   一上
  三上   二上   一下
  四上   五上   六下
  六上   五下   四下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四上   四下   五上
  五下   六上   六下
       苏教版教材服务热线
       教科书教学辅助用书介绍
       二年级上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二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一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一年级上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
       苏教版教材配套小学语文试卷...
       苏教版教材配套写字册(毛笔...
       苏教版教材配套写字册(硬笔...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材实验 > 教材培训 > 浅谈国标本实验教科书(苏教版)阅读教学

浅谈国标本实验教科书(苏教版)阅读教学
高万同

一、儿童初步进入书面阅读,面临哪些困难与障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必须“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从学习小学语文的第一篇课文起,儿童正规的书面阅读活动也就正式开始了。这意味着,从此除了天天直接面对的真实世界之外,又拥有了一个神奇的符号世界。它可以让学生跨越时空,进入自己无法亲历的奇妙天地,尽情地进行精神遨游。这确实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一大飞跃。万事开头难,符号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毕竟是太生疏了。他们一直生活在现实的口语交际环境中,只习惯于和家长等具体对象进行对话式的口语交往,到学前期,才逐步开始翻翻画册,试着独自与形象鲜明的图画交流。如今要正式进入以文字符号为主的书面交流,这中间的跨度是不小的。如不细心进行指导,一旦形成某种阅读上的心理障碍,将会严重影响日后的发展。

首先,口语交际有具体的交际对象,可以直观说话人的音容笑貌、动作神态,这能起到年级上册的帮助理解说话内容的作用。而书面阅读,交际的对象却隐藏到文字的后面去了,说话人的神情心态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想象。其次,口语交际是双向对话,有来言去语,可以随时交换意见和想法。而书面语言是单向独白,读者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需要交流的意见,只能自个在心里想,或小声地自言自语。再者,口语交际主要靠听,而且听到的都是说话人组织、加工好的有声有色的话语。而书面语言主要靠看,能直接看到的,只是无声的、依次排列出来的文字符号,需要自己按意义进行组合,再用合适的语调读出来,这才成为现实的话语。另外,初入学的儿童识字不多,课文中多有“拦路虎”。虽然全文注音,但儿童的直呼能力还不强,扫除“拦路虎”需要时间,而且拼音、汉字常要“双行认读”,这会大大分散阅读的注意力,影响语流的形成。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实践及指导的过程。

二、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哪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标准本”一年级上册),共编人课文14课,所有课文的课后作业都只安排两项内容:一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是描红写字。开始有人对这样的安排不理解,有疑虑:只是读读背背,行吗?为什么不安排阅读理解的练习呢?“标准本”(一年级上册)这样安排是既符合临准》的要求,又有自己的深入思考的。

《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共提出10条要求,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情感态度与习惯,主要是喜欢读书、爱护图书;二是学习基本的读书技能,主要是朗读、默读;三是应用起码的读书方法,包括借助图画读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四是注意积累与背诵。“标准本”(一年级上册)的编者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在交际实践中,对外部语言的逐步内化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内化、积累语言,同时提高文化素养。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面对的是六、七岁的蒙童,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涂好底色。基本的想法有三条:

1.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第一位的要求是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

要把师生的注意焦点集中到“喜欢”和“能读”上来。也就是说,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爱不爱读,能不能读起来,而不是理解多少。低年级课文简单、浅显,课文中绝大多数词语概念都在学生生活实践和口语环境中出现过,一读就懂,本来就没有什么微言大义需要理解。况且理解本身也只是一个由感到悟的过程,悟的深浅与人的阅历相关,有些东西暂时“不求甚解”也无大碍。我们不能因为关注一词一字的阐释而丢失学生朗读实践的机会。

2.背诵同样是起步阶段阅读教学一个重要的要求

强调背诵不是为背而背,更不是死记硬背。背诵是促进读书的手段,因为只有熟读才能成诵。背诵也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见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在背诵的过程中,频频聆听高明的大朋友(作者)的谈话,这就为学生营造和强化了书面语言环境,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而且规范的书面语言反复进人学生的口语,就会自然地同化、改造学生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3.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之一

汉字是音、形、义合一的独立实体,不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就无法进行读写。识字写字与阅读实践结合,也是学与用的结合,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浅近课文的同时,尽可能多识一些常用汉字,这是克服识读矛盾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步阶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随语境的变化进行立体识字。读(包含识)、背、写(写字)就是“标准本”(一年级上册)认定的阅读教学的重点。这样开口较小,起点放低,突出主要矛盾,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

三、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要把握哪些要领?

1.把培养阅读兴趣摆到重要位置

《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前文说过,书面阅读对初学儿童来说,难点甚多,文字符号本身又比较抽象,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如果一开始就要求过高,学生就会因畏难而丧失读书兴趣,甚至对读书产生反感。因此,每次读书之前,教师都要精心设置一个导人过程,或用简洁生动的导语,或借助挂图、实物、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人课题情境。要让学生主动接触课题,大胆猜测,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而不是枯燥刻板地提出一、二、三、四的指令性要求,让学生去被动完成。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无动于衷的局外旁观者,当一个有口无心的假读书郎。小孩子都有与人交往、探究问题、爱听故事等本能要求,可以把这些心理需要迁移到读书上来,告诉他们读书就是和许许多多聪明、有智慧的人交朋友。他们能带领你到最向往的神奇天地去玩耍,给你讲最有趣的天下奇闻故事,使学生对读书满怀美好的憧憬和迫切的期待。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

2.要切实过好认读关

读书先要认字。有了注音,学了拼音方法,独立认字问题不是太大。阅读时主要是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按生字表先集中自学一下,但最要紧的还是要放在课文中学,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标准本”(一年级上册)主张识读同步,寓识于读。即不要先集中力量把全课生字音、形、义一次性解决好,然后再开始读课文,而是要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使生字的音、义、形逐步深化。起步阶段学生读书,生字较多,熟字记忆也还不牢,所以课文全文注音。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目光主要放在汉字上,遇到不认识和记不准的字,再快速扫视一下拼音,这就是“双行认读”的方法,用得好,可以缩短识与读的距离。但光能读准字音还不行,由于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一次注视,目光只集中在一个单字上,视幅太窄,又不善于综合,所以即使没有生字也会一字一顿地读,甚至一字一字地指着读。有个别学生目光移动迟缓,有时一字需多次注视,造成反复重读或回读现象,这样就会把词语读破,把句子读断,难以形成连贯的语流,影响对语义的了解。这些现象必须及早纠正,办法是加强增大视幅的训练。一般人一次眼停,主视区多的能看清六至七字,如再善于用余光和扫视,就能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对小孩子不能要求过高,关键是要有认真的态度和优良的注意品质。不读便罢,一读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要帮他们从看一字读一字,变成一次看清二三字,并能借助插图和已有经验进行意义整合,尽快达到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来进行阅读,并逐步扩大认读单元。中国的汉语双音词占大多数,这为整合提供了方便条件。不过也要防止惯性与惰性,形成不加思索一律两字一顿的机械停顿,尤其要避免齐读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唱读现象。开始时,对于较难组合的词组、结构较长的句子,教师要做朗读示范,也可领读,帮助学生形成连贯的语流。总之,正确认读主要是在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下功夫。这不是朗读的知识和技巧问题,靠标重音、划停顿之类是读不好课文的。要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体悟,怎样才能读得顺口,能表达出明白的语义来。教师要有耐心,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舍得给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要提倡“加强初读,延迟开讲”,一般课文不读上五六遍是难以读得流畅的。

3.指导朗读课文应以培养语感为主

起步阶段阅读教学尤其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感的培养上来。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重点体现在语感上,而决定语感的生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表像。儿童的语言特征是词语概念总是和事物表像紧密结合着(比如,“勇敢”就是打针不哭;“艺术品”就是在象牙上刻字、画画)。低年级课文插图较多,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表像。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阅读,建立词语与事物表像的联系。同时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来了解词语的意思。如能善于用课文中的词句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鲜明的语感也就产生了。比如,读“标准本”(一年级上册)第5课《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要借助插图,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想,在脑海中浮现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小鸟在树林中飞鸣,鱼儿在小河里畅游,种子在泥土里发芽的生动画面。这样,他们不仅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而且能激起对美好情景的向往,产生对自然与生命的关心,同时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能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过电影”,呈现表像和画面,这是读书的一个层面。进而还要能把自己摆进去,走进课文的情境,这是又一个层面。我们要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走进课文的画面和意境,把自己化为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跟随作者去游览,去参与活动。比如读“标准本”(一年级上册)第11课《j匕风和小鱼》,要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跟着作者到冬天的野外去,耳听北风“呼呼”地吹,眼见青草“变了颜色”,梧桐树“落了叶”,小鸟“躲进了窝”。感受北风“得意”和“气极了”的样子,“大雪飘落”、“河水结冰”、小鱼在水底下“捉迷藏”的情景。这样,学生的心情就会随着课文情境和角色遭遇的变化而变化,自然地也就能读出课文所蕴含的真情实感来。如果既不进入角色,也不进人情境去进行切己体察,只从理性上去讨论该用什么语气读,那是舍本求末,绝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也培养不出什么语感来的。

4.让学生活记乐背、表现自我

变“死记硬背”为“活记乐背”是指导低年级学生熟读成诵的着力点。具体可分两个层次进行:
(1)帮助学生学会玩味欣赏。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全面欣赏、品味的过程。可配以合适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把课文与插图结合起来,先以文为主,朗读欣赏,咀嚼语言。再以图为主,图文互义,练习背诵。还可由教师配乐范读、或放录音,让学生耳听范读与音乐,眼看挂图或录像,心里默诵或小声跟背。要点是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活动,从语音、语义、图像。场景、事件、人物、情感等多角度去玩味、感悟、匹配。最后在自己的头脑里构建和组装成完整的模板。

(2)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创造。背诵不仅是对原文的重现与记住,同时也是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天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所写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他们说不清楚,但都一心想表现,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诵读来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可以采取提名背诵、分角色演诵、表演课本剧、分组朗读、背诵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灵性与创造才能。

综上所述,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要抓住三个字:

小,即开口要小,不贪大求全,从基本功抓起,使教学目标简明集中;

实,即要扎实细致地展开导读过程,教给一定的方法,使学生真正能读;

趣,即把激趣摆到重要位置,注重情感的投人,使学生真正爱读。
 

阅读8581次 · 2009-05-19
设置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凤凰语文,在很多教师的使用习惯中,经常被称为凤凰语文网,小学语文凤凰网,凤凰语文论坛以及凤凰教育网等

凤凰语文,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专业的中小学语文教案,中小学语文ppt课件、中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及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给予树教学设计等内容,是一个中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分享论坛。
友情链接:高铁乘务学校 铁路学校 成都高铁学校 高铁学校招生 高铁学校

网站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3015862号-1
网站公安局备案编号:200303E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