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教育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凤凰要闻 教材实验 母语教育 教学资源 课题研究 凤凰期刊 凤凰读书会 凤凰论坛 凤凰研修营
理论聚焦 拼音教学 识字写字 阅读教学 口语交际 写作教学 综合性学习 规范与标准
       汉语拼音教学需加强和完善
       书法启蒙中书体选择的困境突...
       洪宗礼:写作教学要有序、善...
  朱家珑   方智范   张 庆
  陆志平   雷 实   巢宗祺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专...
       第四届凤凰语文论坛专题
       张庆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专题
       2009小学语文教育热点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母语教育 > 莫让语文迷失了自我——基于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莫让语文迷失了自我——基于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田本娜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代之而来的是快节奏、高效率、重享受的现代生活时尚。我们的语文教育为了能够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也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改革。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场新课程的改革,确实为语文教育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语文课已不再是单调乏味的字、词、句、段的训练,而是给予了学生以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独特感受得到了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着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逐步开始形成……这些可喜的变化,弥足珍贵。然而,在悉心洞察和静心思忖之后,我似乎又感觉到:我们的语文教育由于太过于强调新颖,追求前卫,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许多语文教师面对着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愚以为,我们的语文如果在这场改革中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就这么恍恍惚惚、虚无缥缈地进行下去,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将会迷失自我。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守住一颗平常的心,冷静地审视和反思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客观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语文教育经验,要能够在探索教学创新的过程中不失掉语文教育的传统和本真,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不致误入歧途。
    一、莫让“人文”虚化了语文
  走进现今的语文课堂,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往往更多地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理解上,课堂气氛较以往也变得喧嚣热闹了许多。他们因此而自鸣得意,以为这就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给了学生以浓厚的人文关怀,认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其实,这种偏于人文性的开掘,而抛开语言文字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是虚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表现,这样的教学势必会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落得两败俱伤。
  语文是惟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言语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因失去灵魂而暗淡无光。语文的工具性昭示着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负载在语文的工具性之上的。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构,促进着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前不久,我进行了《爷爷的芦笛》的公开教学,其中有这样的一个教学场景:
  师:同学们,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对海的描写是很有特色的。你们发现吗?
  生:我发现这一自然段依次写了海水、海面和海风,描写得很有序。
  生:我认为这一自然段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五月的海描写得很迷人,令人向往。
  生:我感觉到这一自然段用词造句很讲究,五月的海水是温润的,初夏的海风是温馨的。虽然文字不多,但留给我们的印象却十分深刻。
  师:你们真是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啊!请你们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温润”与“温馨”这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一下位置?
  生:我认为这两个词语不能调换位置,因为“温润”是在有湿度的情况下用这个词,而“温馨”一般是形容家庭的。
  师:这里却不是家庭呀!
  生:我来补充一下他的看法,他说“温润”是在有湿度的条件下可以用,我基本同意;不过,“温馨”在这里不是指家庭,而是形容初夏的海风的。我觉得,“温润”和“温馨”都有一种舒服的感觉,都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温润”是用皮肤去获得的一种感觉,而“温馨”则是用心去获得的一种感觉。所以,我认为这两个词语不能调换。
  生:我认为“温润”的意思是柔和中带有一点湿度,而“温馨”则是温润中带有一点馨香。所以这两个词语不能对调。
  师:由此看来,初夏的海是浪漫与温馨的,作者对海的感受是何等细腻,用词造句又是何等的精准啊!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五月间的海水、海面和海风。
  听课的专家与教师在课后谈及这堂课的教学时,都觉得这个教学环节是一个亮点,处理得很机智巧妙:既让学生感悟到了初夏海的浪漫与温馨,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体悟到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还能让学生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熏陶,能力得到发展。我以为,这种把语言学习作为本体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学生在这种掌握和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他们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创造能力、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滋生,这种潜滋暗长的濡染给予学生的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二、莫让“对话”失去了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式教学理念的提出,切中了传统语文教学之弊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要有形,更要有效。它不仅体现了课堂活动之状态,还内含了教学主体之自觉,也道出了理想课堂之境界。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对对话的内涵理解肤浅而出现偏颇,认为对话就是“互相讨论与交流”,致使对话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流于平庸,失去灵魂。课堂上动辄就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追求的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挤掉的却是学生个体自主读书的宝贵时间和静思默想的难得机会。有时只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发表议论了,难怪乎学生的回答常常是言不及义,谬误百出!也难怪乎有人戏言这种现象是:“高水平的教师有备而来,低水平的学生无备而应。”我觉得,课堂上出现了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不平等所造成的,学生缺少了与教师进行对话的必要准备。可不是吗,对话的前提是师生双方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和“底气”,得有充分的准备才行,最起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如果连自我都丧失了,那将拿什么来与别人对话呢?我们知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实现有效的对话,首先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让学生把文本读通、读透,了然于胸,悟出它的个中三昧来。只有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能倾听到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体验到文本的情感,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拥有与别人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底气”,才能创生出灵动的课堂。这里,不妨撷取《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教学情景来看看:
  师:刚才我们的教室虽然是静悄悄的,但每一位同学都在专心读书,静心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收获。能把你们的阅读收获拿出来与大家一道分享吗?
  生:我读懂了“惊愕”这个词语的意思,“惊”和“愕”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所以,“惊愕”的意思是与心情有关系的,惊愕,就是惊讶,惊奇的意思。
  师:“惊愕”的“愕”虽然是个生字,但你能从它的字形推测出它的意思,非常好。
  生:我想来补充一下弟子们为什么会感到惊愕,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师:补充得非常好!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对“惊愕”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深刻了。
  生:我在读到“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这句话的时候,联想到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野草的生命力很强,火是烧不尽的,所以,我认为用火烧的办法除草是治标不治本。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要这样学会旁征博引,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生:通过阅读文章的第4自然段,我知道了哲学家是探讨人生奥妙的人。从这篇文章中,我还看出哲学家很有智慧,他能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去领会深奥的人生道理。所以,我很佩服哲学家。
  师:谁不佩服有智慧的人呢?
  生:我也佩服这位哲学家,我觉得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很独特。他不是把道理死教硬灌给学生,而是把他们带到现实生活中去,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这样学到的是鲜活的知识,掌握得就牢固。他带学生十年游历,个个都成为了饱学之士,如今,他又把学生带到旷野里,为他们上最后一课,教他们怎样做人。
  师:你的这番话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也要像这位哲学家学习,应该不失时机地把你们带到生活中去获得一些鲜活的知识。
  生: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可以说是心潮澎湃,我把这一自然段读了又读,感到这几句话的分量很重,值得我一辈子去玩味。人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美德远比知识重要。
  生:读了这篇文章, 我想到了“美德是一个人的守护神!”这句名言。
师:是呀,一个人如果失去做人应该具有的美德,即便是学富五车,又有什么价值呢?
从这个对话场景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生命已经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被唤醒,被激活,他们的心智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放了出来。由于教者注意寻求着学生自己的声音,课上就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圈点批注,披文入境,师生各自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着“视界融合”的对话,所以,师生双方奏出了一曲最为壮美的和声,演出了一台最为灵动的活剧。这样的场景中,展开着的是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这样的场景中,实现着的是感悟与理解的整合,人心与文心的默契,观点与精神的共享;这样的场景中,创生着的是一种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新方式,一种自由表达和合作分享的新平台,一种“人性”流淌的自然与开放的新课堂;这样的场景中,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生命存在的价值,心灵成长的幸福。
    三、莫让“自主”变成了放任
    自主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要走进课堂,我们经常就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寻找学习伙伴;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索知识,自己去总结规律,自己去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课堂上教师已经变得谨小慎微,话语不多了。他们在课堂上只能是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时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的意见”这一类鼓励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们给学生分析与讲解的声音。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嘛,新课堂上当然容不得教师的分析与讲解了,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嘛。于是乎,只要教师一进行分析讲解了,就会被扣上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的帽子。岂不知,这种为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弱化甚至漠视了教师指导作用,就是把自主学习给“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同时坚持着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教师教主体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只有坚持了这三个主体性,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才能产生一种平衡,才会使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气息,迸发智慧的火花,流淌人文的情怀。脱离了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和教师教的主体性,学生学的主体性是无法真正的发挥的。
    应该说,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是有着自己特有的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告诫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的,要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应该是落实在每篇课文、每个单元、每个学期、每个年段的教学活动当中的。所以,对于课堂上教学来说,理应要有着具体而又实在的教学目标的,有了教学目标,教学就不会迷失了方向,就会使学生每学完一节课后都能在语文的知、能、素养方面有所收获。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一种充满睿智的引导。引导就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自我潜能的发现,都是需要教师真诚的帮助的。引导就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学生学习遇到困惑之时,给予适切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以化解困惑;学生学习浮于表面之时,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提升认识。有时适度的分析、讲解也是一种有益的启迪。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精神动力,诱发学生的生命活力,靠的就是一种引导。但是引导的同时又会造成一种束缚,所以“导”必须与“放”相融合,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二为一、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关键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平衡点,做到“导”“放”有度。不“放”便无主动性可言,学生就会失去课堂的主体地位,但一味地“放”往往又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也会失去了教师教的主体性。无论是“导”还是“放”,都应该要恰到好处,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大道无痕”;都应该要启迪心智,有利于语文素养的自然生成,“润物无声”。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在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主动地学,这无疑是我们的明智之举,更是我们的应尽之责,但是凡事总得有个度,我们切不能无视教师的引导,而去追求那种冠以自主学习美名的喧嚣热闹、空洞无物的新课堂。自主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引导。我认为,只有让“自主与引导齐飞,学生和教师共舞”,才会演绎出自主学习的精彩课堂!
    四、莫让“生成”游离了目标
    最近,我应邀去泰州上了《孔子游春》这篇课文,课上一位小女孩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水不是真君子,因为污水流入清水当中,清水不反抗,而是与污水同流合污了。”听了这位学生的话语,我愕然了,这是一个让我始料未及的问题,这样的生成既背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也游离了课堂的教学目标。我觉得这位女生出现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和游离,对于一位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尚属正常,并不可怕,这时只要启发与引导,可能会斧正这种旁逸斜出;如若置之不理,则可能会导致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偏离得更远。于是,我笑着对这位女生说:“你很会开动脑筋,这很好!但你的观点我不敢苟同。我想如果你把这一部分的提示语好好地品味一下,你或许会有所顿悟的。就请你把这一部分内容读一读,注意它的提示语,好吗?”这位女生读后,我追问道:“你感悟到了孔子发表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的意味了吗?”她说:“我从提示语中知道了孔子是凝望着泗水的绿波,说出了这番意味深长的话的。我觉得孔子说这番话是为了教育他的弟子要像水一样做一个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多么深刻的理解啊!更可喜的是这位女生后来还发表了这样的一番感慨:“这个星期天,我一定要去城东公园去看一看,走一走,去欣赏那里的迷人春色,去聆听那里溪水的声音,说不定我也会像孔子那样能从司空见惯的自然当中获得灵感,悟出个什么道理来呢!”我听后真是激动不已,这不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在成长了吗?她的回答也赢得了声声喝彩!
    是呀,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使课堂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了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拥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动。当然,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教师在课前必须要研究学生,研读教材,研制教学目标,思索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程序。我们课前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地融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和始料未及的体验,需要灵动地融入教师的教学机智和经验积累。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在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灵性的生成,这样我们应对生成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敏于发现生成与预设之间共通之处,适时调整预设的目标,重新设置开放的、能够适应学生需要的、更能有利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达成的教学流程。
    一味地追求生成可能会导致教学的失控,目标的游离,但一味地排斥生成也将会造成教学的呆板,人性的流失。因此,我们在强调和追求生成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了预设的作用。这两者只有和谐统一了,才能在课堂这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以为,预设与生成就如同鸟儿的双翼,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拥有了这对强健的翅膀,就能使学生的心智振翮云间,翱翔苍穹。
    五、莫让“评价”缺失了标准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语文观摩活动,听了一位老师上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堂上有位学生说:“彭德怀在红军断粮的情况下,不应该把战功赫赫的大黑骡子与六匹牲口相提并论,一块儿杀掉。彭总杀掉他心爱的大黑骡子来给战士们充饥,是一种错误的举动,是忘恩负义,是对大黑骡子的不公平待遇。”语文老师听了这位学生的发言之后,毫不犹豫地大加赞赏道:“你的见解很有一番见地!” 我听后感到格外吃惊,这种有悖于文本价值取向的观点居然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与赞扬?课后,我向这位语文老师问及这个问题,他回答我说:“这叫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我听后哑然了。
    静心回想一下,上述案例中的这种现象,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还是比较普遍的。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以寻求答案的丰富多彩,然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又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他们面对学生的各种回答,往往顺其自然,不置可否,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对否。由此让我想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评价依然成为制约着目前语文新课堂的一个瓶颈。
    新课堂倡导的是一种激励性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这无疑是正确的。正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用得最多、频率最高的课堂评价语言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见解很独特”这一类赏识性的话语。教师有时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灵性与智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殊不知,一味地赏识也会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温柔杀手”。我们知道,文本作为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通过文本,我们汲取了文化营养,并获得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面对文本,我们没有理由对它自己的内在的意蕴和价值说不。我觉得,我们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独特体验,应该是建立在尊重文本基本价值取向基础上的独特体验。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时,勿忘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在尊重文本价值时,勿忘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体验。有了这个相对评价标准,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就能够把握分寸,就会对学生自己发表的一些见解,做出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的观点正确独到的,就理直气壮地给予表扬;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的,就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的,就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值得一提的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这个评价标准不能过于理性,应该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过于理性了,会容易挫伤学生和扼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我以为,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出以公心,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不忘却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样就会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语文素养形成的催化剂,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有诗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但愿我们的语文教育能够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守住自我,彰显个性,大放异彩!千万别被那些纷繁的理念晃花了眼睛,迷失了方向!
 

阅读6491次 · 2007-04-18

设置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凤凰语文,在很多教师的使用习惯中,经常被称为凤凰语文网,小学语文凤凰网,凤凰语文论坛以及凤凰教育网等

凤凰语文,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专业的中小学语文教案,中小学语文ppt课件、中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及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给予树教学设计等内容,是一个中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分享论坛。
友情链接:高铁乘务学校 铁路学校 成都高铁学校 高铁学校招生 高铁学校

网站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3015862号-1
网站公安局备案编号:200303E0015